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百科 > 正文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人:中国高校体育网 发布日期: 2013-12-05 浏览次数: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此,心理学家、精神病学者、社会学家各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国内外各学科专家的观点,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格完整。人格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征,给人的行为以一定倾向性,它表现于一个由表及里,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人,即人格。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其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智力正常。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正常且能充分发挥的人,往往乐于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实践活动能力等,并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作用。情绪健康。人的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情绪健康应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善于自得其乐,目光远大,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快乐有度,悲伤有束,即使遭到挫折和失败也能用理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在交往中善于取长补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从事各种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调节人的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同时通过运动锻炼,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和集体协作精神,可以矫正沮丧、忧郁、自私、散漫等不良或不健全的人格。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对心理功能的促进

    对心理功能的促进可以从唤醒水平、应激反应等方面分析,运动对提高唤醒水平和降低应激反应水平都有显著的作用。

(一)提高唤醒水平

    唤醒水平是指一个人情绪兴奋的水平。提高唤醒水平的愿望是与做某件事情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环境和个性的不同相联系的。例如,一个外向性格的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从事一项令人厌倦的工作时,他最需要提高唤醒水平。运动能提高人的唤醒水平是由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所造成的。当体育运动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时就会导致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乐观自信,充满活力。然而,在一个舒适愉快的情景中,慢跑步这样的练习只能产生放松效果。因此,对于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意志品质薄弱的人,运动具有明显的治病和调节作用。

(二)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由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心理学家认为,与习惯坐着的人相比,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如果有应激反应,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刺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有必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以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张弛适度,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二、运动对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对事物认识后所作出的客观表现。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起着核心、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它影响着生理潜能的发展和生理的健康,同时它又是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决定着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培养,除了先天所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外,更多的是在后天所参与的知、情、意等不同心理活动中,通过认识、调节、控制、平衡等手段与方式获取。体育运动是知、情、意等心理活动尤其鲜明的活动形式,对培养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的多样性

    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的多样性来源于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运动环境的多样性。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学习动作的新鲜、好奇甚至胆怯,到掌握动作后的惊喜和自信;从把运动技术动作拿到比赛场上展示到与同伴配合默契的快感;从比赛紧张激烈的戏剧性变化,到比赛胜利后的狂欢与失败后的懊丧,无一不在丰富地体验着惊、喜、怒、哀、乐这作为人之常情的最基本情绪,并在这些情绪的变化中,学习着如何去控制这些情绪,调整这些情绪,使之更好地投入下一次的运动参与。一个勇于面对和善于调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治疗学生心理脆弱等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让他们去参加体育竞赛,面对大起大落竞赛结果,去竞争、去拼搏,并长此以往。

(二)体育运动中对意志品质要求的特殊性

    体育运动是一种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承受能力。人承受运动之前首先是要克服生理惰性,克服生理惰性的过程需要意志品质的支撑。如在进行3000米跑的过程中,在最后1000米甚至500米、100米的时候,机体的能量储备已经大量消耗,心率加快,四肢因乳酸迅速积累而乏力,最后这一段距离的冲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不是靠身体能量的支撑,更多的是依赖意志品质的力量去唤醒身体能量的极限,赢得3000米跑的成功。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与自身的疲劳、伤痛,以及生理极限挑战的机会,战胜这种挑战的最坚实的基础即是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三)体育运动中人际交往的协作性

    心理素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即是人际交往的协作能力。现代社会,社会化的进程愈演愈烈,每个人一进入社会,首先要求的就是与人协作。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现代人的素质要求中,第一条提出的就是与人协作的能力。体育运动的形式多以集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参加运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他人紧密协作和配合的过程。如排球的二传手与扣球手之间,足球的前卫与前锋之间,田径接力比赛的交接棒之间,体操比赛的单项与团体之间等等,许多体育项目尤其是球类项目离开了与他人的配合单靠个人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与他人的协作的过程,这样的参与将有效地促进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养成,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三、运动对心理疾病的治疗

   人们往往一提到心理疾病,总认为是精神病。其实有些轻微的心理不适现象或心理障碍都难免会导致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一个人因焦急而头痛,一个人因生气而失眠,一个人因过度忧郁而肠胃功能紊乱。这些都是一些心周性的生理疾患,也可称为心理疾病,治愈的方法首先是从心理治疗开始。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2亿人患有忧郁症,忧郁症是当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专家马斯奇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方式对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效果。一种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习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慢跑或散步每次连续练习30分钟,每周3次,共8周。混合组患者每次40分钟参加2~3种活动,每周2次,也是8周。在每周的第3天,混合组患者进行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混合组患者报告在心理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慢跑组患者未报告有生理或心理的变化。这是因为,心理疾病患者如抑郁症,常常是因一些不良情绪的积累,形成了暂时障碍性心理秩序。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患者注意力转移,把一些淤积的情绪通过另一种方式和另一种情绪宣泄出来,使紧张得到放松,使某些消极的情绪暂时遗忘并开始淡化,用不同的运动形式,用运动中强度、速度、方向的变化以及和谐韵律、鲜明的节奏、默契的配合干扰、破坏患者暂时的心理导向,消耗患者因心理疾患所积聚的大量的负作用心理能量,从而疏导和转移患者的情绪,使其心情变得愉悦起来。另外,体育运动中产生的自我效能和控制感等心理机制都十分有利于对人心理疾病治疗的效应。当体育运动作为弥补心理缺陷、塑造健全人格的训练形式时,不能等同于一般体育活动和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变的目的,必须有一定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月3~4次,每次锻炼时间至少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3个月为一个周期,一般进行两个周期左右。每次锻炼后有微汗,有轻松舒畅感,脉搏10分钟恢复到安静状态,饮食睡眠没有受到不良影响,次日体力无异常,说明运动量适当。但如果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昏眼花,胸闷胸痛,心悸气短,食睡不佳,脉搏15分钟内恢复不到安静状态,甚至比前一天快,次日周身乏力,不想继续运动,则表明运动量过大。要想使运动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活动时不可急于求成,要科学地安排锻炼内容,持之以恒,以达到治疗目的。